这本书是作者于2010-2013年间在某论坛上写的,主要是职场的一点体会,既有对人情往来的思考,也有对公文写作的心得。文章最后还有对网友提的各种问题的回答,感觉作者还是写的挺诚恳的。很多内容已经带上了时代的印记,如随处可见的“呵呵”,或者是喜欢《曾国藩》之类的“官场小说”等等,读着读着就有种回到那个年代追帖的感觉了。
像“秘书手册”“厚黑学”之类的书籍,之前我是会嗤之以鼻甚至深恶痛绝的,因为在我最开始的印象中,这类书无非就是教人得按照一定的方式去揣度人心,说话要绕了再绕,做事要前瞻后顾,难免显得太过油腻,沾染几分世故。现在虽说不至于对这种行事风格趋之若鹜,但也有了自己的一点理解:
越是收入来源单一、分配方式单一的机构,越是组织结构、人员流动固化的地方,就越是少不了这类文化。收入单一、分配集中,例如师医公等,就意味着收益是单向获取的,如果不去揣摩上司的心理,多一分、少一分,都会影响自己,甚至影响同事、下属的利益;组织庞大、人员固化,如各种只有“校招”不见“社招”的大型企业,大家在其中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,都要抱团,如果行事我行我素,没处理好和同事的关系,就会处处碰壁。
之前有一段时间流行“00后整顿职场”的说法,当然是因为各种私企、互联网企业的发展,使得上述条件不再满足,要么是收入不再依靠某一个来源,要么是人员流动开始相对自由,大不了直接辞职不干了,反正鸡蛋没放在一个篮子里,所以才有了“整顿职场”的土壤。但这两年“考公热”“考研热”,大家好像又开始追求“铁饭碗”了,我想这类文化可能又有渐起之势。
|